长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跑步运动带来的健身效果有很多,科学的技术
TUhjnbcbe - 2022/8/22 19:11:00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导语:跑步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越来越多的大众投身于跑步健身的行列中。跑步运动带来的健身效果有很多,如增强心肺功能,帮助控制体重,促进心理健康等。

01跑步技术训练的方式很重要,身体腾空时,需注意放松蹬地腿的肌肉

1、摆臂训练

身体站直,双手握拳,肘关节弯曲,小臂上提,大臂自然收紧。肩膀放松,但是注意肩膀不要塌下来。双臂自然在身体两侧摆动,幅度不要太大。

2、脚步训练

跑步的步幅和跨步的频率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能状况来决定,尽量用前脚掌着地,缓解对膝关节的冲击。每一步都要稳稳地踩在地面上,双腿尽量直线往前跑。

3、着地训练

着地时尽量让膝关节保持弯曲状态,有助于完成缓存的动作。用前脚掌先着地,然后再过渡到整个脚掌。身体重心微微前倾,摆动腿的膝关节要低于支撑腿。

02力量素质对于跑步人群十分重要,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

1、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人体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素质之一,是获得运动技能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他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力量训练也可能对中长跑成绩(跑步,骑自行车,越野滑雪)及其不同竞争水平的关键决定因素产生积极影响。

将19名男性越野滑雪运动员分成力量训练组和对照组,在进行了8周、每周3次的力量训练后发现侧重于神经适应的最大力量训练可提高力量,特别是力量发展的速度,并通过改善动作经济性来改善有氧耐力表现。

比较两种力量训练方法对跑步能量消耗的影响,将35名训练有素的男性耐力运动员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两个干预组,所有组在8周的时间内都执行了相同的耐力训练计划。干预组增加了每周一次的力量训练,结果发现在训练有素的跑步运动员中,快速收缩复合型训练比动力性抗阻训练更能有效地改善跑步能量消耗。

这表明耐力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员应该在他们的训练方案中加入类似快速收缩复合型训练的爆发力练习。更具体来说,似乎将力量训练方案结合到正在进行的耐力训练方案中可以作为改善跑步经济性的有效方法。

国内相关研究显示,进行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同时进行耐力与力量训练能在不增加体重的情况下提高长跑运动员的跑步经济性,但是这种跑步经济性的改善相比普通爱好者更容易在高水平运动员中转化为跑步成绩的进步,力量训练的训练频率保持在每周2~3次,持续9~12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作者指出,如果在不降低耐力训练量的情况下加入力量训练会减弱跑步经济性的改善效果并影响最大有氧能力的发展风险。有趣的是,在中周期训练计划(即具有特定训练目的的训练模块,通常持续约3-6周)中,与仅进行有氧训练相比,没有观察到同时进行抗阻训练和有氧训练对最大摄氧量的不利影响。

此外,似乎如果强度训练干预措施的重点是针对中枢(神经)适应就可以防止肌肉肥大对有氧运动的潜在负面影响。此外,最近有人提出,力量和有氧运动训练对中长距离成绩提高的原因是神经功能的改善、肌肉纤维的分布从快速收缩IIb型向耐疲劳性IIa型转变和肌腱刚度的增加。

然而,并非所有的研究都同意力量训练对中长跑成绩的积极作用。这种差异可能与采用了不同的力量训练策略有关。除此观察外,运动员的训练历史,有氧训练的方式和干预时间是导致研究出现差异的原因。

2、跑步的位移速度

跑步的位移速度决定于步频与步幅,而步频又取决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肌肉中快肌的比例及肥大程度,以及各神经中枢之间协调配合的能力。通过保持步长加快步频,保持步频加大步长,或既增加步长又加快步频等都可以达到提高跑速的目的。

步频指每分钟跑步的步数。通常以步/分钟作为参考目标,步频较低的跑者,适当提高步频有助于提高跑步效率,减轻着地时受到的冲击。步幅指两脚着地之间的距离。步幅大小主要取决于跑者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

通过数据显示总体步频显著增加,步幅显著减小。其中初级组的步频和步幅显著增加,中级组与高级组步频显著增加、步幅显著减少,表明跑者在跑步时向前的水平速度得到提升,加强了跑步经济能力。

结语:研究发现,提高跑步离心向心收缩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是提高运行经济性的主要原因。经济锻炼被定义为在给定的绝对运动强度下所需的氧气吸收量。次最大运动量的氧气消耗量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即使在有氧适应性相似(定义为最大摄氧量)或具有类似运动能力的个体中也是如此。

1
查看完整版本: 跑步运动带来的健身效果有很多,科学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