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们用不着别人教,就会在公园内四处奔跑。“跑步”对我们来说,对来说,是从小就很熟悉的行为。同时,它在所有的运动项目当中也属于最基本的动作。
由华人健康网提供但是,接触到马拉松训练后,各位应该就能体会到,“跑步”这件事究竟有多么深奥、多么困难了。各位的心中应该已经浮现出不少疑问了,好比基础训练到底该怎么做才好?或者是比赛时该注意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马拉松的各种情况中会出现哪些常见的问题,并回答各位的疑问吧。
基础训练篇
Q跑步时,手臂到底该如何摆动呢?
A摆动手臂原本是为了活动骨盆,让上半身与下半身连动的动作。重点在于,并不是单靠肩膀来摆动手臂,而是要从肩胛骨开始摆动手臂。因此,“用良好的姿势站立”就显得很重要了,它关系著良好的跑姿。跑步时,记得注意肩胛骨并摆动手臂,然后借此让身体熟悉正确的摆臂方式。
摆臂时,往后收的动作会比往前摆的动作还要重要。切勿过度用力,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小指或无名指上,然后像是将手肘往后方拉一样,如此一来就能顺顺地摆动手臂了。
Q比赛前有必要做“跑40㎞”之类的练习吗?
A我认为跑30㎞已经具有充分的练习效果了,因此本书的训练计画才会特意不安排跑40㎞。不过,若有办法在比赛前跑40㎞的话,当然能期待更棒的效果。此外,“跑了40㎞”也能带给自己精神上的安心感,因此对比赛具有正面效果。只是,要找到“执行的时机”就比较难了。
再加上它所带来的疲劳与伤害较大,所以,从执行练习到身体产生反应、发挥练习成效为止,会比想像中还要花时间。如果想在比赛中发挥跑40㎞的练习成效,那么最好提前3周~1个月进行练习。
由华人健康网提供Q该如何掌握距离与配速呢?
A在晋升到中级者之前,即使没有仔细掌握每公里花几分钟也没关系,只要能管理自己的跑步时间就行了。
但是,在全程马拉松的世界里,掌握配速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对进阶跑者来说,掌握配速更是必要条件。
跑者要先找到一条能够掌握每公里距离的路线,再透过计时来确认自己是以多少的配速在跑。很多机器都具有侦测配速感的功能,例如附有心率侦测及GPS机能的手表、心律调节器、智慧型手机等,但这些都是会产生误差的东西。人体的感觉反而比较精准。事实上,顶尖运动员甚至能够分秒不差地掌控配速。请努力提高自己体内时钟的精准度吧。
另外,在练习掌握配速感时,切勿以“痛苦程度”来做判断。这样做很容易因为身体状况、体重、疲劳程度的不同,而产生感受上的误差。最重要的是,应透过钟表一边确认时间,一边观察周遭景色的流动速度,然后借由“视觉”记住该配速的感觉。此外,晚上时容易觉得速度比较快,必须注意一下。
Q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鞋垫、加压装,实际上到底有没有用呢?
A近期,在马拉松热潮的影响下,各厂商开始抢著开发新商品,因此市面上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高机能性商品。这乃是消费者的福音。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就算时下正在流行某项商品也不要马上使用。此时应该要仔细研究一下机能,若觉得可以接受再使用。
应该也有些人会使用贴扎吧,但是在练习容易大量出汗的长跑时,贴扎发挥效果的时间就会减短,有时候反而会破坏身体的平衡。加压矫正装也有可能出现同样的问题。
装备固然很重要,但是别忘了,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装备才是最重要的事。其实,顶尖运动员都是以极为简便的服装上阵。基本上,马拉松是一种无法蒙混过关的运动,因此终究还是要重视“锻炼自己的身体”这件事。别忘了,装备不过是辅助而已。
由华人健康网提供Q肌力训练真的有必要吗?
A平时运动不足的新手,大多都非常缺乏跑步的基础体力,因此肌力训练还是有效果的。除了靠深蹲等运动来锻炼脚力之外,还可以锻炼腹肌、背肌等躯干部分,让作为跑步基础的肌力变得更加有力。此外,对于进阶跑者来说,想要预防身体受伤时,肌力训练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不过,各位应该要理解,马拉松只需要最低限度的肌力。在跑马拉松的时候,身体是愈轻盈愈好。但是练肌力练过头的话,体重就会增加,因此千万不可练过头。这并不是在练健美,因此肌力训练顶多只能作为辅助而已。希望各位能借由跑步逐步强化必要的肌力。
Q体重控制在什么程度比较好?
A透过身高与体重的关联性计算出来的BMI指数(BodyMassIndex)即是参考指标之一。BMI是以“体重(kg)/身高(m)的平方”算得的数值。它是一种判定肥胖程度的基准,并且与体脂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BMI指数的标准值为,但跑者的体重往往都会比这个标准值的体重还要轻一点。因此,若要调整体重的话,只要让BMI值落在20~22的范围内就行了。比方说,如果是身高㎝的人,那么他的标准体重就是kg,BMI则是。当体重降到kg时,BMI就会变成。因此他只要将体重控制在kg~kg之间,就等于拥有跑者的理想体重了。
比赛篇
Q参加比赛应该要准备哪些东西?
A除了要准备参赛通知信或事先领取好的号码布之外,还要准备鞋子、衣物、帽子、袖套、手套、太阳眼镜、OK绷(男性可贴在乳头上,防止乳头因与衣服摩擦而疼痛)、毛巾、替换衣物、指甲剪等。
修护身体的东西最好也带一下,例如消炎镇痛剂、凡士林等。另外,下雨或气温较低时,带一点橄榄油或婴儿油也很好用。因具有防水效果,所以可以提升保温性。或者也可以事先抹一点在大腿前面、手臂、腹部、膝盖等部位上。另外,觉得自己可能会跑得比较久的人,也可以在腰包里放一些营养补充品之类的食物。
我总是将这些要带去比赛的东西装在一起。要是比赛当天忘记带就麻烦了,所以我都会事先整理好。
由华人健康网提供Q比赛前该如何注意饮食呢?
A赛前饮食最好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它可以转换成跑步所需的能量。米饭、意大利面、麻糬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参加跑步比赛会对肝脏造成负担,因此比赛前最好少喝点酒。还有,喝东西的时候也要注意温度,为了避免肚子受寒,请不要喝冰的东西。比方说,喝之前可以加点热水调整温度。
比赛当天也是以摄取碳水化合物为主。大概吃2颗饭团加1根香蕉的程度就行了。如果是参加日本国内的比赛,那也可以吃一些配菜较少,以米饭为主的日式定食等等。香蕉富含矿物质,很适合马拉松比赛,因此相当受跑者欢迎。它偶尔也会出现在补给站。
还有,吃饭也要挑选时机。刚用完餐后,血液会集中在内脏,因此要提早一点吃比较好。如果是目标sub3的跑者,最好在比赛开始前3个小时左右用餐。不过,如果是跑6个小时才会抵达终点的人,这么做就会在跑步的过程中感到饥饿。跑步时,应该尽量避免空腹,因此最好趁开跑前再吃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