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任3:再见前任
孟云(韩庚饰)和林佳(于文文饰)爱情长跑五年后,恋人关系似乎进入倦怠期,因一点小事就闹着要分手。两人共同的好朋友余飞(郑恺饰)和丁点(曾梦雪饰)在努力维系这对情侣的过程中,自己的爱情也受到考验。孟云和余飞一起在夜店派对与交友软件上放飞人生第二春,大肆庆祝*金单身期。他们拒绝挽回,死不认错。当林佳处于分手后遗症的症状期时,却在同学会上与王鑫(韩文亮饰)不期而遇。
看懂仔细该片凭借对两性情感问题接地气的调侃和有情人终究错过的煽情处理,戳中了都市男女的笑点和泪点
该片的故事并无新意,无非是都市男女的相爱与分手,错过与珍惜,几处煽情的段落也能做到点到为止,伤情不滥情。没有绚丽的特效,没有大导演加持,剧本上借鉴了《爱乐之城》等电影的元素,没有让结局落入大团圆的俗套,给人一种哀而不伤的体验,可以说都是该片有所突破的地方。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并没有跳出同类电影的窠臼,在看似探讨男女情感需求差异的主题背后,该片的价值观依旧没有逃离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对现代女性的感情诉求依旧停留于表象
2.后来的我们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关于一对异乡漂泊的年轻人。十年前,见清(井柏然饰)和小晓(*饰)偶然地相识在归乡过年的火车上。两人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一起在北京打拼,并开始了一段相聚相离的情感之路。十年后,见清和小晓在飞机上再次偶然重逢。命运似乎是一个轮回。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线交叉,再平行,故事始终有“然后”
看懂错过《后来的我们》不仅仅是因为真实戳心的爱情,影片还展现了在外打拼奋斗的漂泊者的心酸,狭窄的小屋、破乱的环境,电影中的情节就如同漂泊者们生活中的情节,让每一位漂泊者都感同身受。
《后来的我们》中男女主角的生活却像是一种程式化的堆砌,住在狭窄的隔断间、房东一个电话便要“滚蛋”,地下通道做卖光盘的小贩却被拘留,这看似清苦而悲催的北漂生活,也许真的是一部分“北漂”真实的人生经历,可是个性无法代表共性,人们看到更多的是那闭塞的空间和他们在不同职业之间的转换,以及那在孤独中滋生的爱情。但起承转合又很生硬,仿佛是为了离别而离别,为了分手而分手,既缺乏对具体生活细节的描摹,也没有对情感交集的刻画,使得整个故事都很虚浮,难以让人心生共鸣
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唱片制作人张哲凯(刘以豪饰)和王牌作词人宋媛媛(陈意涵饰)相依为命,两人自幼身世坎坷只有彼此为伴,他们是亲人、是朋友,也彷佛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父亲罹患遗传重症而被母亲抛弃的哲凯,深怕自己随时会发病不久人世,始终没有跨出友谊的界线对媛媛展露爱意。眼见哲凯的病情加重,他暗自决定用剩余的生命完成他们之间的终曲,再为媛媛找个可以托付一生的好男人。这时,事业有成、温柔体贴的医生(张书豪饰)适时的出现让他成为照顾媛媛的最佳人选,二人按部就班发展着关系。一切看似都在哲凯的计划下进行。然而,故事远比这里所写更要悲伤。
看懂遗憾《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在保留韩国版核心故事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华语世界的元素,对内地观众来说又增加了一层亲切感。该片有足够的话题性。一个“哭”字就足以让影片快速找到目标受众
该片赚足了观众的眼泪。电影过于注重情绪的渲染和煽动,从而忽视了整个故事在逻辑层面和内涵深度上的构建。男女主真挚的感情似乎也戳中了少男少女的心,但情感底牌之下,可够沉淀的东西太少,令人诟病。这部主打“虐恋情深”的电影,虽然击中了都市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但过分推崇的情感煽动,无疑让故事在逻辑和思想深度上都落了下风,失去了回味的空间。
4.匆匆那年
在参加高中好友婚礼时,陈寻(*饰)偶然回想起了自己的初恋方茴(倪妮饰)。他与她在高中校园里相识,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的怦然心动,也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羁绊。在从高中到大学的青春岁月、从千禧年到非典肆虐的年代记忆中间,他们的情感萌动、升华,最后无奈地结束。他们与好友乔然(魏晨饰)、林嘉茉(张子萱饰)、赵烨(郑恺饰)一起,作为80后整整一代人的缩影,曾经共同为爱情矢志不渝,坚守着心中最初的那份纯真,也曾经一起被命运捉弄,因为不愿放弃而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在匆匆而过的岁月间,他们顽强地生长成人,却无奈地失去了彼此。这段无法忘怀的记忆,让年过30岁的陈寻释怀了人生中的遗憾,找回了少年时代的勇气,让他决心重头再来,跟随记忆的线索去寻找方茴,去追寻生命中那阳光璀璨的匆匆那年
看懂失去《匆匆那年》打出了致敬青春、集体怀旧的牌。该片与《致青春》、《同桌的你》相比差不了多少,没有新意。除了大结构上玩不出新花样外,该片更糟糕的地方在于,即便青春期发生再深刻的爱情故事,当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回忆起来的时候,也不该是一副沉重不堪的表情。《匆匆那年》说起了千年虫,说到了申奥成功,还有世界杯上的中国之战。创作者试图用这些历史上的具体截点作为时代坐标,渴望刻画出时代感,同时试图抓住观众的共鸣。这一招或许有效,但用多了,就麻木了
5.最好的我们
每个人的心里大概都藏着一个念念不忘的人。一个偶然被提及的名字,让女摄影师耿耿(何蓝逗饰)内心掀起万千波澜,触动了回忆的开关,那个撩人心动的少年余淮(陈飞宇饰)再度闯进她的思绪。
那是记忆里最好的时光,“学渣”耿耿和“学霸”余淮成了同桌,还结识了简单(王初伊饰)、贝塔(周楚濋饰)、徐延亮(陈帅饰)。校园里充盈着专属少男少女们的懵懂、青涩、怦然心动和勇敢,耿耿余淮也拥有了他们的约定。高考后,当耿耿满怀期待憧憬约定兑现之时,余淮却忽然消失不见了。七年后两人重逢,余淮当年未说出口的那句话、他不辞而别的秘密,耿耿能否得到解答?这段耿耿于怀的过往,让两人再度面临情感的抉择
爱情需要勇气影版的《最好的我们》,与网剧版在情节上差别不是太大,甚至在演员的配置上,陈飞宇版的余淮、何蓝逗版的耿耿,与网剧版人物一样青春飞扬。这就是用年轻演员演高中生的好处,陈飞宇、何蓝逗出演这部影片时的年龄,分别是18岁和19岁,这样年纪的高中生,是可信的。贝塔、徐延亮的演员,也做到了和剧版同个人物的神似,甚至剧版中班主任张平的扮演者方文强,也在影版中扮演了张平。《最好的我们》也有一度的失去,但很单纯,很美好,最后的相遇,虽然于戏剧创作而言是俗套的设置,但相对于近年来俗套的青春片却是一个反讽。韩寒电影台词里说,喜欢是放肆,爱就是克制,《最好的我们》就是克制的青春电影,表达着克制的爱。青春哪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在之前的许多热血或者狗血的青春片上映后,得到的最多的评价为“这不是我们的青春”。也许《最好的我们》更接近大多数人的青春,色调是暖暖的,人是懵懂的,但更多是夏日蝉鸣声中的备考。就像这现实中六月夏日里的年轻人,为了高考忙碌着,不是惊天动地的,却是弥足珍贵的,这就是最好的我们,这就是最好的青春时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