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100篇考研经验贴中浓缩出的8个提分法
TUhjnbcbe - 2022/11/5 11:20:00

转眼已经四月了,开学遥遥无期,复试迟迟未定,不管是20届准备复试的同学还是21届刚刚开始准备初试的考研er,在家佛系学习的你能静下心吗?仔细数数,一天专注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尤其是初试的同学们,全程班即将开课,4月已经该是进入备战状态的阶段了,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散漫地学习,你内心是否有些许焦虑?

对抗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动,哪怕一天多学习一点点也是收获!

贴心的学姐从上百份经验帖里为你们梳理出了一些学习方法,全是前人亲测有效的脱水干货,主要从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做笔记、高效记忆出发,希望可以帮你快速进入到高效学习状态。

大家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起步就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你在这场长跑中跑得又快又轻松,赶快贯彻起来!

高效笔记

01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几乎是每一个上岸研究生的必备方法。人脑对于图形的记忆能力远远大于文字,思维导图也是一样,将平淡无奇的文字,做一个图形化的梳理,不仅可以让我们理清思绪,还可以加深我们对于文字的记忆。此外,传统的笔记法是线性模式,而人脑思维是发散式的,思维导图更贴合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

思维导图在初期进行知识梳理的时候非常好用,有助于快速理解一本书的框架逻辑,便于后期再完善细节。等到暑假以后整理热点专题的时候,思维导图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多数时候,采用电脑软件来制作,比如Xmind,幕布等,非常方便增添修改。学姐习惯使用Xmind,点击后面的小加号可以收起下一级内容,在背诵的时候非常方便。

用纸笔进行绘画也是可以的,多用于在复盘的时候,可以一边回忆,一边在白纸上画。

切记:不要把思维导图做成抄书,只需录入关键词即可,也不要完全按照目录的框架去绘画,要整合成方便自己理解和记忆的逻辑,更不要花太多时间美化它!它只是一个工具,不要被“异化”哦~

02

康奈尔笔记法

有很多同学有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对于听课笔记来说,康奈尔笔记法(也叫5R笔记法)是比较常见也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康奈尔笔记法是上个世界50年代康奈尔大学的教授WalterPauk发明的一种笔记方法。这种笔记法把一页纸分成了三部分:左边四分之一左右(线索栏)、下方五分之一左右的空间(总结)和右上最大的空间(笔记)。

康奈尔笔记法又称作做5R笔记术,5R笔记术从五个阶段来运用上面的三栏笔记格式,以工作笔记术的角度,5R笔记流程分别为:

Record(记录):在最大的笔记栏中先进行快速直接的记录与收集。

Reduce(简化):在左边较小的整理栏中把重点提炼出来。

Recite(背诵):透过重点与资料的对照,转化出我可以执行的重点行动。

Reflect(补充):对整体策划有了瞭解后,在下方摘要栏做总结,或是延伸的补充。

Review(复习):这样一则以康乃尔笔记法写成的会议记录、策划笔记,可以让我们事后回顾与查找资料时更容易找到重点,但也同时能找到细节资料。

同学们可以利用现有的笔记本画出三个区域,也可以直接去万能的某宝搜索“康奈尔笔记本”哦~

高效记忆

费曼学习法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RichardPhilipsFeynman),美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量子电动力学创始人之一,纳米技术之父,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句话概括费曼学习法,就是学任何东西,如果你能给别人讲明白,那么你就彻底弄明白了。

具体来说,费曼学习法分为4个步骤:

第1步:确定学习目标。

你想学习的概念、内容、主题是什么。

第2步:模拟教学学习法。

你要模拟自己是一位老师,面对完全不懂这个领域的人,用自己的话,尽可能具体形象地讲诉。这样的讲诉有助于你活学活用,触类旁通,联系生活具体情境。

第3步:回顾。

反思第2步遇到的问题,哪些地方卡壳了,哪些地方对方没有真正听懂。找出问题的要害,把握关键环节。

第4步:简化。

把这些遇到问题的地方,重新梳理理解,尽可能了解更多背景和相关知识,再用尽可能简化的方式重新表达,设法看穿本质。然后,返回第2步。

其实,我们每天都或多或少地需要向别人讲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希望达成他人能够听懂理解的意图。但是,费曼学习法最巧妙的地方就在于它深度地解构了这种过程,并且把它当成一种学习方法。

这个方法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和初试理解记忆非常有帮助!复试的同学肯定会面临面试,老师难免会对一些理论进行追问以考察你是否真的理解和掌握了,如果你在面试之前已经实践过费曼学习法,这对你来说就一定不是难事。而初试的同学,你可以与你的研友互相抽问,然后互相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强化自己的理解和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知道了这个规律之后又该怎么去操作呢?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需要死记硬背的那些知识点,比如名词解释、*治大题、英语单词等。很多英语单词APP比如墨墨背单词就有这个功能,而其他知识点就需要自己去编码制表了,可以在知乎或者百度搜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很多别人制作的表格可以仿照制作。

如果觉得太麻烦,可以采用学姐本人采用的简化版,第一天背的知识点A,第二天在背新的知识点B的基础上还要再复习A,第三天B+C,第四天C+D以此类推,到一周的节点上又继续加背A知识点。总之就是不要猴子掰玉米那样,背一点忘一点,一定要抽出时间复习前几天背过的知识。

03

点-线-面记忆法

该记忆法是非著名学者“沃兹基硕德”提出的,也就是学姐我本人,从数篇经验贴加上个人经验总结命名的。也就是高中老师常说的,厚书读薄,再读厚的过程。最开始可以采用关键词记忆,再逐渐找到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能连成一句话,最后再找到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连成一段话。

用一个名词解释举例。

拉斯韦尔:美国著名*治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美国行为主义*治学的创始人之一,代表著作《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传播的结构和功能》。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①用*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研究,是“宣传和*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②提出了“5W”传播模式,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方向。③提出传播“三功能说”,为传播功能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④提出“社会传播”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传播的社会功能。⑤倡导并实践“内容分析法”。⑥用定量语义学分析*治符号的分布。

第一步:记住关键词,找到点,这是提取记忆的关键。有*治学家、四大奠基人之一,行为主义*治学创始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传播的结构和功能》、“宣传和*治符号”、5W、三功能说、“社会传播”、内容分析法、定量语义学。

第二步:找到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穿成线。*治学家、四大奠基人之一,行为主义*治学创始人属于“个人头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传播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代表作”,“宣传和*治符号”、5W、三功能说、“社会传播”、内容分析法、定量语义学属于“贡献”。

第三步:个人头衔+代表作+贡献,连成面,就是一段名词解释啦!

这个方法在背*治的时候也超好用哦!

时间安排

拆分法

这个拆分就相当于把大任务化成小任务再一个一个去攻克,你现在在哪个阶段,就不用考虑另一个阶段的事。

举个栗子,目前,我们最大的任务是上岸对不对,然后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分成初试和复试,假如你还没考初试,我们再来拆分成前期准备期(3-6)、中期强化期(7-9)、后期冲刺期(10-12),你现在还在前期,就暂时不考虑后期的事,比如不用考虑*治和英语作文翻译新题型,也不考虑专业课实务练习和做真题,不要为还未发生的事情烦恼。

再进一步拆分到每一天,看上去目前一天至少要学6小时很多,其实也就是上午2小时、下午2小时、晚上2小时,早上可以9点以后才开始,晚上9点就能结束,中午还能好好睡个午觉,你不必从早坐到晚,但该学习的这几个小时一定要关掉手机专心学习,别的时间好好休息,幸福感和收获感都超级高。

更细地拆分到小时,这里就要提到番茄工作法了,也就是固定工作一段时间后强制大脑离开专注的东西,去接触别的东西来休息。

我个人觉得,按照固定的时间学习和休息不适合自主复习的状态,因为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的专注时间不同,可以对番茄工作法进行改良,就是完成一个任务就搭配同等比例的休息时间,这个时间和比例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去调整。

任务搭配

这个很容易理解,如果一天都在复习同一个东西,显然效率不高容易疲倦,适当更换学习内容有助于刺激大脑,保持一定的兴奋度。比如背30分钟单词,看2小时专业课,下午做几篇英语阅读之后,再看会专业课。但切记,任务更换不要太频繁,不然不利于专注。

“慢慢来,才更快!”

切记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囫囵吞枣,尤其是复习前期,不要盲目追求重点,一开始要尽可能细致全面地掌握,才有利于理解,以保证后期高效的记忆。比如,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样,有的同学看到别人一周就看完了一本专业书,自己也想赶紧看完,但却发现看了之后毫无印象,很多知识点也糊弄过去了,总想着下一次看的时候就会懂了,其实下一次看的时候还是这个心态。所以复习前期,切忌急躁,一定要把书仔细看明白。

学姐在这里仅仅是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引导,如果对其中的方法感兴趣想要更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的话,可以去B站或者慕课搜索关键词查看详细教学视频。真心希望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缓解当下的焦虑,快快行动起来吧!

作者:桃子

编辑:桃子

主编:羽生

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六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100篇考研经验贴中浓缩出的8个提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