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曼彻斯特举行的英国田径锦标赛男子米比赛中,38岁老将莫·法拉赫以27分47秒04的成绩夺得冠*。遗憾的是莫·法拉赫夺冠成绩依然没能达标东京奥运会男子米参赛标准(27分28秒00),冲击奥运会男子米“三连冠”的梦想破灭。
回顾莫·法拉赫辉煌的职业生涯,对于拥有四枚奥运会金牌,多枚田径世锦赛金牌的他来说,如果能拥有一项世界纪录就更加完美了!但是对于职业田径运动员而言,如果拥有多项世界纪录,却没有一枚奥运会金牌,遗憾也许会更大。
毕竟,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是每一名职业运动员一生的梦想。所以,莫·法拉赫依然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中长跑运动员之一。
从运动训练的角度看,对超强的耐力水平可以让中长跑运动员进入优秀选手行列,而像莫·法拉赫这种既具备超强的耐力水平,又拥有更强的绝对速度能力可以帮助他在比赛中占有主动地位。所以,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自始至终应贯穿于中长跑运动员日常训练中。
训练计划分析
间歇训练:[米×10次]×2组
间歇训练:[x10次]x2组,强度要求:8成体力(或心率次-次/分),间歇时间:90秒/个,10分钟/组。
这是98跑俱乐部夏训第二阶段(1/5)周期训练中的一堂间歇训练课。这堂课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快速跑的能力,还能强化学员耐乳酸能力。
运动负荷
[米x10次]x2组,共计:12公里
如果单从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绝对速度能力角度出发,速度训练课的运动负荷控制在4公里以内,间歇时间稍微拉长(控制在3-6分/个),更能保证训练效果。
比如:米x5次,间歇时间:6分/个;米x8次,间歇时间:4分/个;米x12次,间歇时间:3分/个等。
本堂速度课的运动负荷之所以安排了:12公里,主要是考虑到大众跑者参与的运动项目基本是10公里以上,而非米、米等中跑项目,所以本堂课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多组米“速度”刺激,既提高运动员耐乳酸能力,同时也旨在强化运动员的速度耐力。
强度分析
间歇时间:90秒/个,10分钟/组
间歇训练的精髓主要体现在训练内容和间歇时间。训练内容包含距离和强度,而间歇时间的长与短,决定了本次间歇训练课想达到的训练目的。
例如:间歇(米x10次)x2组。如果间歇时间控制在90秒/个,运动员体内乳酸无法快速排出,心率也很难快速恢复到次以下/分以下,可以达到提高运动员无氧能力和耐乳酸能力。
如果间歇时间控制在3分/个,运动员体内乳酸基本可以消除,心率也能下降到次以下/分,这样的身体状态利于提高运动员绝对速度能力。
训练难点
体能分配和节奏控制
无论是有氧训练、混氧训练、无氧训练,还是速度训练,训练难点主要是集中在体能分配和节奏控制。
首先,训练前要对自己的身体竞技状态(体能储备、训练欲望、休息质量等)进行分析和评估,这个其实很重要。
第二,根据训练内容、运动负荷大小,制定整堂课体能分配策略(而不是把全部力气用在前几个米)。
第三,就是要科学、合理地控制跑步节奏。间歇训练容易兴奋,往往前几个很容易“跑快”,导致后面几组不仅完成不了预期目标,跑步节奏也全部被打乱。
其实,无论是有氧训练、无氧训练,还是间歇训练,在不强调技战术的日常训练中,采取匀速跑是最节省体能。所以,日常训练中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强化节奏感训练。
总之,夏天训练异常艰苦,我们不仅要克服种种困难,保持系统训练,也要提前做好防中暑(及时降温、补充电解质、水)、低血糖(不空腹跑步)、抽筋(补盐丸)等症状的发生。当然,也不建议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进行“大强度、大负荷”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