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篇
奥体中心北门,大批跑友走向检录处。记者兰晓玉
“超级英雄系列”今天又来了,只不过钢铁侠身边多了个妹子。记者兰晓玉
猴哥和八戒也来助阵了。记者薛雪
大剧院半马终点大批警力、医护人员、志愿者已经就位。记者李莹
奥体中心旁的辽宁体育馆前的广场上,警用直升机已经准备就绪。记者隋冠卓
大剧院半马终点赛事救援单到位。记者王鹏
鸣枪啦
发枪了!大家高呼我爱沈阳,我爱沈马。
沈马冠*们!
迷你跑第一名撞线。
张文65岁,第二次跑迷你马拉松获得冠*。记者薛雪查金辉
十公里赛接近比赛终点。
10公里冠*,37分钟撞线。胡旭,17岁,沈阳人。从小学三年级练中长跑,练专业的时候腿受伤了,中途放弃专业训练。记者陈沫王琦王迪
半马男子组冠*陆中圣,年出生,第二次参加,去年第二。记者李莹
半马女子组冠*张佳,17岁,来自沈阳市体校.第一次参加沈马,早上每天跑近30公里。
全马男子组冠*,2小时25分21秒。
还有这些焦点人物
参加沈马的夫妻档选手记者金国建
迷你马拉松最小选手,5岁的高兴,40分钟后冲破终点线,小宝贝感觉非常好,一直在吃巧克力补充体力,他是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的,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用两个字形容他参加马拉松的心情,跟他的名字一样“高兴”。记者薛雪
24岁脑瘫选手和妈妈一起跑完迷你马拉松。
这对夫妻参加迷你跑,是为了减肥?记者金国建
16岁的小戴跑10公里的时候拿水时不小心摔倒受伤,仍坚持跑完全程,在场的人都为他点赞。记者陈沫王琦王迪
花絮篇
沈马提供三种赛后修复
半程全程设置冰池恢复区
此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约2万名选手参赛。众所周知,马拉松比赛除了消耗能量外,对身心各方面都会造成一定的劳损,一场马拉松比赛中,参赛者身体各个部分——肌肉、韧带、肌腱、乃至骨骼等,都会经受高强度的考验。即使当时并没有特别酸痛的感觉,也依然要重视赛后恢复的环节。一般来说,水平越高的运动员,赛后疲劳程度越高,对恢复的要求也就越高。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赛后恢复时间可长达一个多月。因此运动员的恢复并不只是补充能量这么简单,而更像是一个“精心修复”的过程。沈马组委会为参赛选手特设赛后恢复区,这是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除了专业的赛后拉伸恢复外,还将为参赛选手提供三种形式的赛后修复。一是在全程、半程终点各设立四个1.5米X2.2米的冰池恢复区,使用冷疗法来进行赛后恢复,缓解疼痛与肿胀感;二是专业的运动保护乳液修复按摩膏,不仅可以帮助预防抽筋和协调失灵问题,还可以减缓由载重或受力不均引起的疲劳、酸痛。记者兰晓玉
聊沈客户端编辑金飞徐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