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跑步是好但跑步前也要读点书,你做到了吗
TUhjnbcbe - 2022/12/31 21:42:00

国际著名的德国医学专家赫尔曼教授指出:“慢跑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手段,关键是运动中它能有效提高供氧,慢跑时的供氧能力比静坐时多8至12倍。”近几年的科学研究已证明,跑步能够增加血液流动,提高血液对氧气的输送能力;跑步可使肺功能增强,从而提高肺活量和吸入氧气的能力;跑步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防止心脏病的发生,使心肌变得强壮有力,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跑步可以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

那么,怎样跑步是最科学的?你究竟为何而跑?跑步,究竟是为了身体,还是为了心灵?以下这些书,都是资深跑者以及教练的经验和智慧的集结。

《越跑,心越强大》

[美]乔治·希恩著

南海出版社年5月版

《越跑,心越强大》替众多跑者道出了热爱跑步的理由——“跑步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也是进入难以言说的经验的小径。”通过跑步,我们有机会进入一种持续若干时间、没有别人涉入的意识状态。在那种状态中,我们拥有自由、拥有宁静、拥有特殊的时间感和空间感。那是属于跑者的世界。跑步不再只是左右脚交替前进的单调运动,而是心的锻炼,也许,你要击败的,不是其他对手,而是你心中想要放弃的微弱声音。

本书集结《跑步圣经》作者乔治·希恩博士自年至年间撰写的专栏与书籍精华,从他45岁重新开始跑步说起,到“经历癌症”和“生命最后的体悟”,内容涵盖了训练技巧、赛前准备、马拉松秘籍,以及他最喜爱的“跑步游戏”。他相信: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跑者。

乔治·希恩(Dr.GeorgeSheehan),跑者、医学博士、哲学家、作家,他掀起了美国第一波跑步风潮。希恩博士是一名心脏病专家。45岁那年重新穿上跑鞋,开始了自己的跑步生涯。年,他与名跑者一起跑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场波士顿马拉松赛,之后又完成了20次波士顿马拉松赛;年,他以4分47秒跑完1英里,创造了50岁年龄组的世界纪录;年,开始在《跑者世界》撰写专栏,并成为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他的作品曾连续14周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榜首。

在希恩笔下,跑步的“*金定律”包括以下这些:

1喝足量的水。在跑步15分钟之前先喝一些无糖饮料。接着,快出发前再喝至克易消化、含一些热量的果汁,或是加入蜂蜜或糖的茶、无气泡的可乐等。冬天时,喝这些就够了。夏天跑步时每20分钟还要补充喝10盎司(约克)的水。

2健身的公式是以舒适的步调跑步,每星期4次,每次30分钟。身体应该能够告诉你什么

是“舒适的”步调。如果不确定,就用“说话测试法”,也就是用可以边跑边聊天的速度跑步。

3用最少的力气跑。不要跳跃或跨大步。想加大步伐时,应该是身体往前移,而不是脚往前跨。不要让你的脚超出膝盖,因为这样会使膝盖在脚着地时轻微扭到。用屁股以下的部位跑,上身保持挺直,以维持平衡。

4.与车辆逆向跑。要避免交通事故,两双眼睛会比一双眼睛有用。若你背对着行驶车辆,无异于放弃对自己生命的掌控。在夜间要穿一些反光物,或者带一支小型手电筒。

有人认为,跑步谁不会啊,穿上运动服,再配上一双比较有弹力的运动鞋,不就可以了吗?

看似平常的一项最基本的运动,其实有许多科学性在里面,如果平时锻炼不注意,是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而且即使你跑到体力已经消耗殆尽,也没什么健身效果。

《跑步,该怎么跑?》

[美]尼可拉斯·罗曼诺夫[美]约翰·罗伯逊著徐国峰译

新星出版社年7月版

跑步,该用什么姿势,既不累,伤害又最小?这可能是路跑当中最基本、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创立和推广“姿势跑步法”的罗曼诺夫博士的这本书,图文并茂,同时浅显易懂,理论和实践结合,具备可操作性,是一本长跑者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尼克拉斯·罗曼诺夫博士曾先后担任过美国铁人三项教练委员会成员以及英国铁人三项国家代表队教练,他创立的“姿势跑步法”,在实践验证后确实可以减少机体能量消耗,降低伤痛发生的可能性。

“姿势跑步法”核心简单来说就是:依靠自身重力牵引向前,以此为跑步的最主要动力来源;大腿后肌群垂直拉起脚踝,自由落下;支撑脚前脚掌落地,仅做支撑,快速抬起,不要蹬地,利用前倾重力前进,减少步幅,增加频率,减少上下抖动以及身体晃动。

“姿势跑步法”是罗曼诺夫博士花费了25年时间创立并完善的来智慧与教学精华。在书里,罗曼诺夫先从理论的角度出发解释了“姿势跑步法”的科学依据,然后重点讲述了“姿势跑步法”中“关键姿势”的要点与训练方法。为了确保锻炼者能正确掌握姿势跑步法,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讲了身体柔韧性和肌肉强度的训练。可以看出,《跑步,该怎么跑?》不是一本追求短期跑得快的书,跑者的更持久健康的运动生涯才是

1
查看完整版本: 跑步是好但跑步前也要读点书,你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