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年跑步的跑者来说,一定知道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LSD训练法就是其中之一。在临近赛季的时候,这种训练方法对跑者赛前的备战还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那么什么是LSD训练法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下。
LSD是什么
LSD是英文单词的缩写,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长距离慢跑”,相信跑者很容易明白它的意思了。它是长跑法的一种,具有“低强度”和“长距离”的特点。
LSD训练法的特点
时间长是它的首要特点。这里的长不是跑的距离的长。由于每个人的体力,耐力和训练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从训练的时长来衡量会更符合它的特点。对于跑者多长时间才能使合适的呢?对于初学者,建议每周两次就可以,每次一个小时。对于以半马为目标得跑者,每周一次,每次。以全马为目标得跑者,最好每次跑个2个多小时,每月一到两次。
慢速度是它的另一个特点。在跑者中存在这样一种想象,跑着跑着就越来越快,“慢不下来”已经成为跑者中间的常态。慢速度需要跑者有更多的耐心。如果跑者不能有效控制速度,就会失去慢跑的意义。
心率的控制。LSD训练法需要多慢才能有效地起到锻炼作用。从生理学来看:它的运动强度是要达到最大摄氧量或最大心率的70%~80%。最大摄氧量无法有效地测试,但最大心率可以用公式估算出来。一般最大心率可以用减去自己的年龄,然后乘以70%或80%。慢跑时的心率如果在这个区间,说明我们已经在适应,能够明显起到锻炼效果。
摄氧量的控制。LSD训练法的强度一般需要控制在最大摄氧量59%~74%,最大心率为65%~78%。这种强度相当于在训练的时候,可以轻松地聊天和说话,基本不会感到气喘吁吁。我们在日常训练时,一般不低于50%最大摄氧量,如果训练强度低于50%最大摄氧率就很难对有氧耐力起到训练作用。
远距离是它的另一个特点。距离多少比较合理呢?LSD训练法不是越长好,距离一般不操过35公里。
很容易碰到撞墙期。长距离跑步会遇到“撞墙期”。半马的撞墙期一般出现在18公里左右,全马的撞墙期一般出现在30公里左右,一般跑到全马的撞墙期。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循序渐进。
跑量的控制
每周的跑量少于64公里,那么每周的LSD跑量控制在周跑量的30%。每周的跑量在64公里以上。你的跑量应该少于周跑量食物25%。每次的LSD训练量可以保持4周左右,再逐渐增加训练量。LSD的作用
提高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无论是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下,专业运动员的心率都是小于普通人群。但跑步选手的心率的如果。接受过LSD训练的跑者和普通人的氧气供血氧的。专业运动员心脏每次搏动血液的输出血液量都超过普通人,运动状态下甚至比普通人血液输出量多了1/3.
在跑步过程中,让给更多的血液参与氧化代谢的功能,从而提高跑步成绩,这也是训练多了跑步起来不是那么累的原因。
LSD可以提高肌肉摄取氧气完成氧化功能的能力。对整个有氧耐力的提升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
提高脂肪代谢的能力。脂肪在体内是最大的“能源库”一般不会轻易动用。
提高长时间运动的肌肉耐力。肌肉耐力,其实就是肌肉支撑更长时间运动的能力,许多跑友特别在比赛后程出现掉速,抽筋等的情况,正是肌肉耐力不导致的记过,而LSD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LSD训练时间过长,对身体能源物质的消耗太大,注意运动前,中,后的补水补糖及电解质的补充。同时在训练中可以使用走路交叉相互结合,间歇跑的方法。